廣州實現(xiàn)“老城市新活力”新實踐
小小河涌安靜流淌,一座大水車不停歇地轉呀轉,兩岸一片郁郁蔥蔥。河涌里,清潔人員劃著小船慢慢行進,用特制打撈工具清理水面落葉……日前,記者在番禺區(qū)大石街獅子涌見到了這樣的嶺南水鄉(xiāng)景象。
獅子涌北起珠江大石水道,南至105國道,全長1743米,流經(jīng)大興村、山西村、猛涌村區(qū)域。曾經(jīng),河涌兩岸亂搭窩棚,污水直排,河水發(fā)臭,隨著治水行動的深入推進,如今水清了、岸綠了,兩岸百姓也樂了。
更為難得的是,獅子涌的治理沒有停留在“治水”上,還注重從人們的水鄉(xiāng)情、水系連通的角度去修補、重塑水鄉(xiāng)景觀,將世代生活在涌邊的街坊的記憶重拾回來,河涌變身休憩廊道,重新融入人們的美好生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肖桂來
案例聚焦
水車巧補水 死水變活水
由于與珠江水系連通,番禺區(qū)大石街“獅子涌”成為廣州水系網(wǎng)的一部分。記者在獅子涌猛涌村段附近走訪時,河涌里突然“冒”出一座大水車,高高矗立著,成為路邊一景,岸邊水池里魚形出水口不停地吐出清水,經(jīng)過大水車轉動,緩緩地流入獅子涌。過往的孩童對轉動的大水車、會吐水的“魚兒”頗為感興趣,紛紛停下腳步,透過岸邊護欄張望著這眼前“神奇”的水景。
遠遠望去,河涌里還有一艘小船在慢慢劃動,忙著打撈河面垃圾。在兩岸郁郁蔥蔥的景色映襯下,仿佛讓人重回小橋流水的嶺南水鄉(xiāng)。
“大水車是河涌補水工程的一部分,清水源源不斷地注入河涌,增加河水的流動性。”大石街河長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魚嘴里流出的補水來自珠江,從大石街大維村附近珠江大石水道擔家涌取水,主要用于給大維支涌、會江支涌、獅子涌、詵村橫閘涌取水,“大石過去河涌水網(wǎng)橫豎交叉,相互連通,現(xiàn)在只是重新將它們復通了,使得這個局部的小水灣流動了起來,讓一些河涌的死水變成了活水。”
為何河涌上要建一座大水車呢?記者了解到,這個創(chuàng)意源自獅子涌猛涌段村級河長,猛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敬裕?!拔覐男∠矚g繪畫和設計,當時黑臭河涌的治理工程完成了,我覺得美感還不夠,就有了增加水車等小景的想法,于是畫了一幅設計草圖,希望能以好看的景觀吸引人們回到河涌邊,打造一個美觀的涌邊休憩空間,也充分展示黑臭河涌治理的成果。”林敬裕說,最終呈現(xiàn)效果與自己的設計原稿相比略有遺憾,“當時我還設計了瀑布、種植水生植物的濾水池、鵝卵石金魚儲水池,這些在最后實施時被刪除了。不過,總體達到了最初的效果?!?/p>
一艘清潔船的故事:守護水鄉(xiāng)美景
河水變清了,生活在兩岸的街坊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為了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水鄉(xiāng)美景,大石街采取了多種措施守護獅子涌。
一艘清潔船,就是每天到訪獅子涌的“守護者”。大興村村民梁潤祐和南浦島上的村民梁淑珍是清潔船上的河面清潔工,他們從小生活在河涌周邊,“從水清,到水濁,再到水清,整個過程我都見證了?!绷簼櫟v說。
梁潤祐表示,他們兩人主要負責獅子涌1000多米的保潔范圍,一天劃船清潔八趟,每趟需要1小時左右,“現(xiàn)在垃圾主要為兩岸樹木的落葉,膠袋等垃圾越來越少?!绷簼櫟v說,剛開始一天要收集滿滿幾簍垃圾,現(xiàn)在垃圾量慢慢變少了。
除了清潔船,獅子涌還有很多守護人。街級河長每周一巡,村居級河長每工作日一巡;村居專職“村社三員”每日專項巡查,早發(fā)現(xiàn)問題,早整改落實。越來越多的志愿者也積極投入到治水行動中。比如,大石街15人組成的義務護河隊,配合各村居做好河涌沿線居民宣傳引導工作。同時,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參與護河,齊心協(xié)力清理河面垃圾、河涌周邊垃圾雜物、雜草。
說起獅子涌的水質狀況,梁淑珍表示,平時河涌已沒有什么氣味,只是當遇到大雨時,還會有一些油渣等垃圾流入河涌,“主要是因為周邊城中村還沒有完全實現(xiàn)雨污分流,下雨天擔心村內內澇,一些截污閥門會打開,油渣垃圾就會流入獅子涌。”
“河水變清來之不易,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愛護她?!贝笫趾娱L辦工作人員表示,清澈的河水是很多人童年美好記憶的一部分。如今,河涌正在慢慢回到以前的樣子。
兩岸村民:讓人親近的河涌又回來了
河涌,原本是嶺南水鄉(xiāng)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獅子涌山西村段村級河長趙麗萍說,上世紀80年代初,村民還都是從獅子涌里打水,抬回家去煮飯,“當時水質很清,孩子們在河涌里游泳、摸蝦找貝殼,大人在岸邊洗衣服。那時候,獅子涌岸邊都是農田、荔枝樹,不像現(xiàn)在一樣房子緊貼著河涌?!?/p>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村里出租屋“瘋狂建設”、小作坊增多,獅子涌水質急劇變差,“村里井水也不能喝了。1992年,政府引自來水入戶。”
趙麗萍說,此后,村里的房子建得離河涌越來越近,村民生活卻離河涌越來越遠?!按蠹叶加X得臭,走路都躲得遠遠的?!?/p>
隨著近兩年黑臭河涌的大力治理,獅子涌兩岸的情況正在發(fā)生改變。河涌兩岸美了起來,大石街在有條件的河涌岸邊種植水生植物,美化堤岸,實現(xiàn)了巡河通道硬底化。此外,還修建了護欄、安裝路燈、監(jiān)控設備等設施,整體提升一河兩岸景觀。
原來黑臭的獅子涌變成了街坊們愿意親近的景點,“每天一早一晚,我們都來這里轉轉、沿著河涌跑跑步,滿眼都是綠油油的景色,拍個照都很美?!备浇址粍⑾壬f。
在獅子涌大興村段,記者遇到的一位阿姨很驚喜地告訴記者,“現(xiàn)在涌里不時能看到魚兒,大魚小魚都有,而且越來越多?!庇浾咴诂F(xiàn)場也看到,岸邊綠水下有不少垂釣者,還有村民悠閑地在河涌旁擺上一方小桌,與街坊飲茶聊天,看到有記者來采訪,一位阿伯表示,“現(xiàn)在我天天在這里休閑,一點也不臭。”
基層思考
許東雨:獅子涌街級河長、大石街黨工委副書記
難忘干涌洗河
水質根本扭轉
還需久久為功
獅子涌原來兩岸曾經(jīng)人居環(huán)境復雜,整治前,河涌沿線不少是窩棚、大排檔、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直排河涌,垃圾亂倒,河涌水體嚴重發(fā)黑發(fā)臭,還時常發(fā)出刺鼻的味道。2017年,番禺區(qū)下決心要全面整治轄內黑臭河涌,大石街轄內有10條被列入其中,獅子涌就是其中一條。
獅子涌治理工程2017年8月開工,治理目的是消除黑臭水體,實現(xiàn)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等。同時,通過干涌洗河查漏補缺,對漏接的污水管進行補接,杜絕污水直排河涌。
令許東雨記憶最深刻的是干涌洗河,“像一場全民大會戰(zhàn),那種熱情勁令人難忘?!?018年11月開始,有關部門對獅子涌實施分段洗河。在洗河現(xiàn)場,街道黨員干部帶頭挽起褲腿下河勞動,在涌里打撈水面的漂浮物如樹葉、石頭、垃圾等。同時,現(xiàn)場用鉤機打撈大塊石頭和淤泥。
許東雨表示,目前,獅子涌整體水質狀況相對穩(wěn)定,已基本達標?!耙屗|根本扭轉,還要久久為功繼續(xù)發(fā)力。目前,我們正在開展城中村污水管網(wǎng)的建設,推動雨污分流。現(xiàn)在堵上了河涌邊的排污口,但是一遇大雨,村里的污水還是通過街面徑流流入河涌。同時,由于獅子涌與珠江相連,潮汐作用也影響了水質狀況?!?/p>
基層思考
趙麗萍:獅子涌山西村段村級河長
耐心講透政策
村民自發(fā)拆除
占據(jù)河岸房屋
在趙麗萍看來,打通河涌兩岸巡河通道最難,因為涉及違建拆除。
為了完成河涌拆違任務,趙麗萍和村兩委干部天天入戶走訪,一家家去做思想工作,“剛開始村民不理解,即使河涌臟臭,他們也覺得習慣了。說到要拆掉河涌兩岸的窩棚和房屋,平整掉河邊菜園,他們更是一致反對?!?/p>
“在河涌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村民建設了房屋,屬于有證宅基地。要打通巡河通道,這些房子必須要拆。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們從易到難,一家家去談補償,將為什么要治水以及補償政策耐心講透徹,村民們就理解了。后來,13戶村民自發(fā)拆除占據(jù)河岸的房屋,讓出宅基地,這讓我們很感動?!壁w麗萍表示。
在獅子涌邊崗西路7號,一座類似騎樓的民房尤為獨特,巡河通道從打通的房間里穿過。趙麗萍說,這棟房屋是混合結構,只有兩間占據(jù)了巡河通道,根據(jù)上級拆除方案,如果要拆除,就要整棟房子拆掉,“我們后來反復溝通,想了一個不拆房屋也能打通巡河通道的辦法,在巡河通道位置開了兩個門,這樣巡河通道就穿房而過。”
專家點評
周立宏:廣東水利建筑高級工程師
治水思路轉變
既是生態(tài)文章
也是人文文章
以往治水著眼于堤防安全方面,側重于河涌的行洪、排澇功能。近年來,治水思路由傳統(tǒng)水利向“現(xiàn)代水利”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利”轉變,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更注重綜合功能和效益發(fā)揮,注重治理效果與周邊環(huán)境以及水環(huán)境質量需求相匹配。
“獅子涌的治理就采用了沿線截污治污、河涌清淤、生態(tài)岸線修復、補水換水、景觀綠化提升等綜合措施,不僅滿足了河涌行洪、排澇的基本功能,同時兼顧了水生態(tài)、水景觀、水文化等功能,對帶動周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敝芰⒑暾J為,“河涌生態(tài)廊道對于城市的發(fā)展及環(huán)境提升都有重大的影響力。連通城市河涌水系,盤活了水系網(wǎng)絡,加大了水動力,水質大大改善,河涌中魚、蝦、蟹等水生動物也有了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同時,河涌廊道還是城市天然風道,有利于城市空氣流動與交換?!彼硎荆{子涌以河涌為中心,串聯(lián)起自然、人文、功能節(jié)點等各類綠色開敞空間,為街坊提供一條親水休憩、健身休閑的公共綠色走廊河軸線。其治理不僅是生態(tài)文章,還是人文文章。
中心工作室 出品
專欄統(tǒng)籌:畢征、湯新穎